一、平阴玫瑰的栽培管理技术
1、栽植时间
春季和秋季均适宜栽植玫瑰。春季在土壤解冻后玫瑰萌芽前进行,秋季栽植的最佳时间为十月中旬至十一月中旬。也有在夏季栽植的,利用雨水天气进行,这时候苗木叶片会大部分脱落,成活后要重新萌发新芽;如果栽后雨水充沛、天气连阴,成活率可达90%以上;如栽后无雨甚至晴天,又不能连续灌溉,则成活率很低。因此,不提倡夏季栽植。
2、栽植密度
根据地力和间作情况确定栽植密度。土壤较肥沃的地块,采用较小的密度,土壤瘠薄的地块采用较大的密度;计划实行间作的地块可根据间作的要求确定密度。一般采用2.0—2.5×1.0—1.5米的栽植密度,每亩栽植180—330株。
3、栽植方法
将自根玫瑰苗在根颈以上、嫁接玫瑰苗在嫁接部位以上保留20—30厘米短截。
先整平土地,根据行距作畦,在畦中间按照株距挖穴,穴长宽各30厘米、深40—50厘米,表土底土分别放置,先填入表土,有条件的可施入部分有机肥,施肥量为每亩2000—3000公斤。再填入部分底土并与有机肥混合均匀后踏实,将玫瑰苗放入穴中,放置深度应深于起苗深度,将剩余土壤全部填入穴中,然后将玫瑰苗轻轻向上提起至起苗高度,这样可使苗木的根系保持舒展状态,利于根系的恢复,然后踏实、灌足水,整平栽植穴。封冻前进行培土,埋住嫁接部位,防止发生冻害。
栽植穴内不能施用化肥,因化肥影响玫瑰根系的恢复。
4、田间管理
1)土壤管理
玫瑰花栽植后,第一和第二年可进行间作,间作物应为矮杆植物,如:花生、大豆、大蒜、白菜、土豆等,也可间作小麦、地瓜,但要留出80厘米以上的保护带,间作地瓜时,要防止地瓜秧攀援玫瑰花。同时要及时对玫瑰花进行中耕除草。
栽植三年后,每年还要进行深翻扩穴,扩穴可以栽植穴为基础,有计划的逐年进行,每四年轮回一次。深翻扩穴可结合施肥在秋后至封冻前进行。
也可在玫瑰行间间作绿肥,如苕子、紫豌豆等,结合深翻进行压青,这样既疏松了土壤又增加了土壤肥力。
2)肥水管理
玫瑰花虽然耐旱、耐瘠薄,但是要取得较好的效益,必须满足玫瑰花一定的肥水条件。根据玫瑰花的生长特点,在一年中至少应保证“三次肥、四次水”。
三次肥分别是:第一次“萌芽肥”,即在玫瑰萌芽时施肥,此次为追肥,可施用速效氮肥,如尿素,以满足玫瑰萌芽、花芽分化、枝叶生长及开花的需要,每株施用50克或每亩施用15公斤,可穴施也可撒施。第二次为“花后肥”,在第一次花期结束后,即五月底或六月初施用,此次是为了补充玫瑰开花所消耗,以及随后玫瑰枝叶的旺盛生长所需要的大量无机营养,应以氮肥为主,配合磷钾肥施用,采用穴施。第三次为“秋季基肥”,在玫瑰落叶后至封冻前施用,以早施为宜,此次应以有机肥为主,如:圈肥、羊粪、鸡粪等,可结合深翻进行,也可开沟施用。
四次水,即萌芽水、花前水、花后水、冬前水。浇水可结合施肥进行。
在没有水浇条件的地块,追肥可在下雨之前进行,也可在下雨之后及时撒施,或进行叶面喷肥。
以上是玫瑰花年生长周期中需肥需水量最大的时期,为了发挥玫瑰花的最大效益,要及时进行施肥、浇水。
3)玫瑰花的修剪
玫瑰花的修剪以通风透光和更新修剪为主,栽植三年后开始进行。修剪时间以玫瑰落叶后至萌芽前最为适宜,剪除枯死枝、细弱枝、病虫枝、拖地枝、行间交叉枝、过密枝和四年生以上老枝,短截过高的徒长枝,回缩过高过长的多年生枝。修剪原则应方便采花、利于高产、兼顾美观。也有花后进行修剪的,但花后应以透风透光剪为主,主要疏除过密枝、枯死枝,不适宜进行短截。
4)玫瑰花的更新
正常管理条件下,玫瑰单株寿命可达二十年以上,如修剪后玫瑰萌发新枝的能力已很弱,群体产量已很低,可全部刨除,种植两年以上农作物后,重新栽植。玫瑰花喜生地,在重茬地上栽植会生长不良,因此,重新栽植最好选择没有栽植过玫瑰花的地块。
二、病虫害防治技术
(一)病害及其防治
病害主要为锈病、黑斑病和白粉病,其它病害尚没有造成大的危害。
1、锈病
锈病主要为害重瓣红玫瑰、丰花玫瑰,不为害紫枝玫瑰。
防治措施:①加强管理,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增强生长势,提高玫瑰的抗病能力。②春季摘除病芽,集中烧毁,减少初侵染源。③花后每隔10—15天喷一次800倍75%的百菌清或500倍50%的退菌特,连喷3—4次;也可先喷一次百菌清或退菌特,然后每隔半月喷一次100倍倍量式波尔多液。
2、黑斑病
黑斑病为害很广,可侵染所有玫瑰品种,致使玫瑰提前落叶。
防治措施:①秋季清除枯枝落叶。②加强管理,合理密植,改善通风透光条件,提高玫瑰的抗病能力。③五月底或六月初开始,每隔10—15天,喷100倍倍量式波尔多液一次,连喷4次;也可喷50%退菌特600倍液或50%多菌灵500倍液。
3、白粉病
白粉病主要为害玫瑰的新梢和嫩叶,苗木往往发病较重。
防治措施:①改善通风透光条件,适量施用氮肥,防止玫瑰徒长。②发病初期及时摘除病芽、病叶,集中烧毁,减少再侵染源。③发芽前喷2度石硫合剂,发病期喷40%的托布津800倍液或50%的退菌特600倍液。
(二)虫害及其防治
为害玫瑰的虫害主要有金龟子、象甲、天牛、玫瑰三节叶蜂、袋蛾、刺蛾、蚜虫及红蜘蛛等。
1、黑绒鳃金龟子
又名东方金龟子、天鹅绒金龟子,幼虫为蛴螬,属鞘翅目,金龟子科。此虫分布很广,食性很杂,对玫瑰新梢、嫩叶、花蕾、花朵均造成严重危害。
防治方法:①利用成虫傍晚出土和假死的习性,进行震落捕杀。②利用黑光灯进行诱杀;也可把杨树条用100倍敌百虫液浸渍后,绑成把插入玫瑰丛中进行诱杀。③在成虫活动盛期,在玫瑰株丛上喷洒40%氧化乐果1000倍液或50%辛硫磷1000—1500倍液进行防治。④用辛硫磷粉剂加50倍细土拌匀后,均匀地撒到玫瑰根际周围,使成虫触及药土而中毒死亡,此法以成虫出土盛期或雨后撒施效果最好。
2、山楂红蜘蛛
又名山楂叶螨,属蛛形纲,蜱螨目,叶螨科。在国内分布很普遍,为害植物很多,主要为害玫瑰的叶片。
防治方法:①在玫瑰萌芽前,喷洒3—5度石硫合剂,铲除越冬红蜘蛛。②花后,即五月底或六月初,用20%三氯杀螨砜600—800倍液喷雾,或使用其它杀螨剂喷雾防治。
3、黄带蓝天牛
属鞘翅目,天牛科。该虫在我县分布已很广,八十年代曾对地堰玫瑰造成严重危害。主要以幼虫钻蛀为害玫瑰的茎及根,被害植株生长衰弱并大量枯死。
防治方法:①及时刨除有虫植株或剪除有虫枝条,将幼虫剥出杀死。②在成虫活动期间,喷洒50%敌敌畏800倍液或40%氧化乐果1000倍液进行触杀。
4、大灰象甲
又名放牛小子,属鞘翅目,象鼻虫科。食性杂,能以多种植物为食,在玫瑰上主要为害新梢和叶片。
防治方法:在成虫为害期,叶面喷洒50%辛硫磷乳剂1000—1500倍液或其它胃毒剂,防治效果较好。
5、玫瑰三节叶蜂(Arge geei Rohwer)属膜翅目,叶蜂总科,三节叶蜂科。成虫产卵于玫瑰嫩茎上,造成嫩茎干枯折断,死亡率达70%—85%;幼虫嚼食叶片,轻者造成齿缺,重者将叶片全部食光,仅留叶片主叶脉和叶柄,造成鲜花产量大减,严重地块造成绝产。
防治技术:
成虫发生期,用40%辛硫磷乳油5000倍液或25%辛硫磷灭扫利乳
油5000倍液或功夫2.5%2000倍液进行喷雾。
幼虫期,一至二龄幼虫为最佳防治期。可用上述农药8000倍液防治。
三龄后用40%辛硫磷乳油5000倍液或功夫2.5%2000倍液防治。
清除虫源:将产卵枝条剪掉并集中销毁。在冬季或生长季节,扫除枯枝落叶并销毁。玫瑰根基培土5至10厘米,使蛹不能羽化或使羽化后的成虫不能出土而死亡。保护利用天敌:捕食性天敌有中华大螳螂、蜘蛛等。蚂蚁也可拖食一至三龄幼虫,啃食茧内幼虫、蛹等。该虫的寄生性天敌有姬蜂,该寄生蜂可在各代幼虫体内寄生,并在茧内化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