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万历年间,当地诗人朱世维得了一种罕见的病,寻医问诊无果,偶然间被邻家女孩儿用自己种植的玫瑰花入药治好了,二人于是私定终身。不久,朱世维赴省城参加乡试,邻家女孩儿却被家父许配他人,以至忧郁而终。朱世维考试归来,得知此事后大病了一场,留下“隙地生来千万枝,恰似红豆寄相思”的诗句。
四百多年后,平阴玫瑰已不止是爱情象征,更是名动一方的“致富花”。
相传,早在唐朝时期,慈净和尚就开始在翠屏山下种植玫瑰。但是,平阴玫瑰有据可查的文献,止于清朝初年–顺治年间印行的《平阴县志》,物产篇已有记载,考虑到序言提到该志内容多来自明朝,那么平阴玫瑰的栽培历史,或许还可以推导到更早。
北纬36度线上的平阴,四周环山,中间谷地狭长,黄河、玉带河穿流而过,土层深厚疏松,属暖温带大陆性半湿润气候。优越的地理环境、适宜的气候条件、稀有的褐土资源、泉水灌溉以及充足的光照,孕育出平阴玫瑰花大色艳、瓣多瓣厚、香味浓郁、精油含量高的独特品质。
在生物地理学上,北纬36度有“玫瑰种植黄金带”之称。自西向东,从摩洛哥、法国、土耳其、伊朗、巴基斯坦到中国的新疆和田、甘肃永登、陕西渭南、河南兰考等知名玫瑰产区,都在北纬30-45度之间,平阴不仅是北纬36度线“一带一路”东方玫瑰的起点,也是世界种植面积最广的玫瑰花种类–重瓣红玫瑰的中国主产区。
1915年,平阴玫瑰初露端倪,获得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银奖。
新中国成立后,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平阴玫瑰栽培品种已达50多个,种植面积6万余亩,年产玫瑰鲜花(蕾)两万余吨,从观赏、食品拓展到香料、医药、化工等领域,成为全国面积最大、品种最多、产业链最长的玫瑰产业基地。
随着产业声誉的不断扩大,平阴先后摘取中国玫瑰之乡、山东省花卉产业重点县、中国玫瑰之都等桂冠;平阴玫瑰则在被原农业部批准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十年之后,入选《中欧地理标志协定》互认互保的第二批175个中国地理标志产品清单。
2021年4月,经济南市十七届人大常委会审议,增选玫瑰为济南市市花,为这个济南下辖县的优势特色产业带来新机遇。
平阴玫瑰被增选为济南市花,意味着平阴玫瑰将实现“三个转变”–从县级品牌向市级名片转变,从带动农民增收的经济作物向代表城乡形象的重要表示转变,从单一经济效益向经济、社会、生态综合效益转变。